2015年报案最多的40种电信诈骗方式

发布时间:2016-01-15浏览次数:2875

电信诈骗的40种方式

 


1

冒充公检法诈骗

 犯罪分子冒充公检法工作人员拨打受害人电话,以事主身份信息被盗用涉嫌洗钱犯罪为由,要求将其资金转入所谓的“安全账户”配合调查。

 

防范方法:公检法办案会通知当事人到执法场所,出示证件、办理手续。凡是不见面、不履行相关手续而要求转帐、汇款的,请一律拒绝。

 

 

2

包裹藏毒诈骗

 

犯罪分子以事主包裹内被查出毒品等为由,称其涉嫌毒品等犯罪,要求事主将钱转到“安全账户”以便公正调查,从而实施诈骗。

 

防范方法:接到此类电话后,请不要汇款、转帐,并向公安机关报案。

 

 

 

3

医保、社保诈骗

 

犯罪分子冒充社保、医保中心工作人员,谎称受害人社保卡、医保卡资金出现异常,可能涉嫌犯罪,诱骗其将资金转入“安全账户”实施诈骗。

 

防范方法:接到此类电话、短信,请首先向医保、社保等机构咨询核实。

 

 

 

4

补助、救助、助学金诈骗

 

犯罪分子冒充民政、残联等单位工作人员,向残疾人员、困难群众、学生家长打电话、发短信,谎称可以领取补助金、救助金、助学金,要其提供银行卡号,然后以资金到帐查询为由,指令其在自动取款机上进入英文界面操作,将钱转走。

 

防范方法:补助、救助资金均由当地民政等部门和社区发放,请首先向民政、社区咨询。不听从陌生人的指令、不执行不熟悉的网上银行和自动取款机操作。

 

 

 

5

冒充领导诈骗

 

犯罪分子冒充上级领导打电话、发信息给基层单位负责人或工作人员,以提拔、借钱、推销书籍、纪念币等为由,要求将资金转入或存入指定帐户。

 

防范方法:接到电话、短信后请向本人核实。

 

 

 

6

虚构车祸、手术诈骗

 

犯罪分子虚构受害人亲戚朋友遭遇车祸、突发疾病需要紧急手术为由,要求对方立即转账。当事人因情况紧急便按照嫌疑人指令将钱转入指定账户。

 

防范方法:接到此类电话、短信,请不要着急,立即通过电话向本人核实,或者通过亲戚朋友、公安机关等可靠途径咨询,查证无误后才能办理。

 

 

 

7

虚构绑架诈骗

 

犯罪分子虚构受害人亲友被绑架,如要解救人质需立即打款到指定账户,并且不能报警,否则撕票。当事人往往因情况紧急,不知所措,按照嫌疑人指令将钱款打入账户。

 

防范方法:接到此类电话、短信,请不要慌张,立即通过电话向本人核实。如本人无法联系,请通过亲戚朋友、公安机关等可靠途径咨询、查找,以免被骗。

 

 

 

8

猜猜我是谁

 

犯罪分子获取受害人电话号码和姓名后,打电话给受害人,让其“猜猜我是谁”,随后根据受害者所述冒充熟人身份,并声称要来看望受害人。随后,编造“被治安拘留”、“交通事故”等理由,向受害者借钱。

 

防范方法:请通过电话、朋友等向其所称的熟人本人进一步核实。如果不能核实,请见到本人后再决定。

 

 

 

9

票务诈骗

 

犯罪分子冒充航空公司客服人员以 “航班取消、提供退票、改签服务”为由,诱骗购票人员多次进行汇款操作,实施连环诈骗。

 

防范方法:接到电话、短信后,请通过航空公司公布的服务电话核实,最好到正规服务网点查询办理,以免造成损失。

 

 

 

10

电话欠费诈骗

 

犯罪分子冒充通信运营企业员工,向事主拨打电话或直接播放语音,以电话欠费为由,要求将欠费资金转到指定账户。

 

防范方法:到当地通信企业服务网点查询,以免造成损失。

 

 

 

11

电视欠费诈骗

 

犯罪分子冒充广电工作人员群拨电话,谎称以受害人名义在外地开办的有线电视欠费,让受害人向指定账户补齐欠费,否则将停用受害人本地的有线电视并罚款,部分人信以为真,转账后发现被骗。

 

防范方法:到当地正规服务网点查询,以免造成损失。

 

 

 

12

金融交易诈骗

 

犯罪分子以某某证券公司名义通过互联网、电话、短信等散布虚假个股内幕信息及走势,获取事主信任后,又引导其在自己搭建的虚假交易平台上购买期货、现货,骗取股民资金。

 

防范方法:不要相信不切实际的投资回报,更不能轻易将资金交由他人代理操作投资,防止上当受骗。如有投资需求,应当选择正规、合法的投资渠道。

 

 

 

13

购物退税诈骗

 

犯罪分子获取事主购买房产、汽车等信息后,以税收政策调整,可办理退税为由,诱骗事主到自动取款机上实施转账操作,将卡内存款转入指定账户。

 

防范方法:请不要轻易相信,首先向当地的税务部门核实。

 

 

 

14

退款诈骗

 

犯罪分子冒充淘宝等公司客服拨打电话或者发送短信谎称受害人拍下的货品缺货,需要退款,要求购买者提供银行卡号、密码等信息,实施诈骗。

 

防范方法:淘宝等公司退款会退到支付宝内,不需要知道银行卡号等信息。遇到此类事情,请不要相信,直接向卖货商家咨询就知道真假。

 

 

 

15

破财消灾诈骗

 

犯罪分子事先获取事主身份、职业、手机号等资料,拨打电话自称黑社会人员,受人雇佣要加以伤害,但事主可以破财消灾,随即提供账号要求受害人汇款。

 

防范方法:遇到此类事情,请不要相信并第一时间向公安机关报案。

 

 

 

16

快递签收诈骗

 

犯罪分子冒充快递人员拨打事主电话,称其有快递需要签收但看不清具体地址、姓名,需提供详细信息以便送货上门。随后,通过快递送上物品(假烟或假酒),一旦事主签收后,犯罪分子再拨打电话称其已签收必须付款,且漫天要价,否则讨债公司或黑社会将找麻烦。

 

防范方法:遇到此类事情,请第一时间向公安机关报案并注意保存物品、语音等证据。

 

 

 

17

提供考题诈骗

 

犯罪分子针对即将参加考试的考生打电话、发短信,称能提供考题或答案,不少考生急于求成,事先将首付款转入指定帐户,后发现被骗。

 

防范方法:非法出售、提供、购买国家规定考试考题和答案的,均涉嫌犯罪。请遵守法律,不要参与,并及时报警。

 

 

 

18

中奖诈骗

 

犯罪分子以“我要上春晚”等热播栏目或知名企业的名义群发短信,或通过互联网发送中奖邮件,谎称将获得巨额奖品,受害人一旦与犯罪分子联系兑奖,对方即以“个人所得税”、“公证费”、“转账手续费”等各种理由要求受害人汇钱,实施连环诈骗。

 

防范方法:“天上不会掉馅饼”。对中奖、返利等信息,请高度警惕并认真核实,不贪心、不轻信、不汇款。

 

 

 

19

引诱汇款诈骗

 

犯罪分子以群发短信的方式直接要求对方汇入钱款,由于一些群众正准备汇款,因此收到此类汇款诈骗信息后,未经仔细核实,不假思索即把钱款打入骗子账户。

 

防范方法:汇款时请进一步核实对方帐号、用户名的准确性。

 

 

 

20

刷卡消费诈骗

 

犯罪分子通过群发刷卡消费欺骗短信,引诱机主回拨短信上指定的号码查询,然后冒充银联中心或公安民警连环设套,要求将银行卡中的钱款转入所谓的“安全账户”或套取银行账号、密码从而实施犯罪。

 

防范方法:遇到类似事件,请通过银行公布的客服电话或到银行网点查询,千万不能向对方透露卡号和密码。

 

 

 

21

高薪招聘诈骗

 

犯罪分子通过群发信息,以月工资数万元的高薪招聘某类专业人士为幌子,要求事主到指定地点面试,随后以培训费、服装费、保证金等名义实施诈骗。

 

防范方法:遇到类似事件,请先通过“全国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查询该企业的合法性,防止上当受骗。

 

 

 

22

贷款诈骗

 

犯罪分子通过群发信息,称其可为资金短缺者提供贷款,月息低,无需担保。一旦事主信以为真,对方即以预付利息、保证金等为由实施诈骗。

 

防范方法:任何不需签订合同的贷款是不可能的。如需贷款,请选择正规融资渠道。

 

 

 

23

复制手机卡诈骗

 

犯罪分子群发信息,称可复制手机卡,监听手机通话信息,不少群众因个人需求主动联系嫌疑人,继而被对方以购买复制卡、预付款等名义骗走钱财。

 

防范方法:经专家证实,单凭手机号是无法实现手机卡复制的,接到此类信息请不要相信。

 

 

 

23

冒充房东诈骗

 

犯罪分子冒充房东群发短信,称房东银行卡已换,要求将租金打入其指定账户内,部分租客信以为真,将租金转出方知受骗。

 

防范方法:遇到此类情况,请及时向房东本人核实帐号、用户名的准确性。

 

 

 

25

钓鱼网站诈骗

 

犯罪分子以银行网银升级、低价抛售为由,要求事主登陆假冒的钓鱼网站,进而获取事主银行账户、网银密码、交易验证码等信息实施犯罪

 

防范方法:要认准官网,钓鱼网站网址与官网网址往往只有很小的差别,前面多个字母或后面多个数字,请认真识别比对。如果不能确定,可通过银行等企业客服电话咨询核实。

 

 

 

26

低价购物诈骗

 

犯罪分子通过互联网、手机短信发布二手车、二手电脑、海关没收物品等转让信息,一旦事主与其联系,即以“缴纳定金”、“交易税手续费”等方式骗取钱财。

 

防范方法:请保持警惕,不要被低价诱惑,事先要交钱的一般为虚假信息。

 

 

 

27

木马信息诈骗1

 

犯罪分子利用短信群发器、改号软件或互联网,发布10086移动商城送礼、手机积分兑换、信用卡升级等木马短信、病毒链接,引诱机主点击,盗取机主银行卡、密码,然后用网银或制作伪卡取现实施诈骗。

 

28

木马信息诈骗2

 

犯罪分子发布木马短信、病毒链接,引诱机主点击,盗取机主QQ、微信号及密码,然后以借钱、紧急事情需用钱、指令下属汇款等方式向其亲戚朋友和同事实施诈骗。

 

防范方法:不要在电话、网络上透露自己的身份信息、银行卡号、密码等重要信息;对手机、电脑上的不明链接,请不要点击,防止重要信息被他人窃取;如果发现感染木马,在不使用已感染的手机、电脑操作的前提下,立即更改密码,并及时通知亲戚朋友同事。

 

 

 

29

网购诈骗

 

犯罪分子开设虚假购物网站或网店,一旦事主下单购买商品,便称系统故障,订单出现问题,需要重新激活。随后,通过QQ发送虚假激活网址,受害人填写好账号、银行卡号、密码及验证码后,卡上金额不翼而飞。

 

防范方法:尽量上有知名度、信用度和安全保障的网站购物,并认真核对网站网址,防止上虚假网站;在购物过程中不要点击通过网站专用聊天工具以外的方式(包括QQ、微信)发过来的链接。

 

 

 

30

订票诈骗

 

犯罪分子制作虚假的网上订票公司网页,发布订购机票、火车票等虚假信息,以较低票价引诱受害人上当。随后,再以“身份信息不全”、“账号被冻”、“订票不成功”等理由要求事主再次汇款,从而实施诈骗。

 

防范方法:网上订票尽量上官方网站、大型知名网站、熟悉的订票公司办理,以免上当受骗、耽误行程。

 

 

 

31

办理信用卡诈骗

 

犯罪分子通过短信、邮件等发送可办理高额信用卡的虚假广告,一旦事主与其联系,犯罪分子以“手续费”、“中介费”、“保证金”等形式要求事主连续转款。

 

防范方法:办理信用卡需要提供本人身份证件等资料到银行网点办理。即使通过银行官方网站申请,也要本人到银行网点提交身份证件等资料或银行工作人员上门核对身份无误后才能开通。所以,此类信息均为虚假,请不要相信。

 

 

 

32

虚构色情服务诈骗

 

犯罪分子在互联网上留下提供色情服务的电话,待受害人与之联系后,称需先付款才能上门提供服务,受害人将钱打到指定账户后发现被骗。

 

防范方法:色情服务属于违法行为。请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遵守法律法规、遵守社会公德,也会减少自己被骗的几率。

 

 

 

33

收藏诈骗

 

犯罪分子冒充各种收藏协会或公司的名义,发短信或印制邀请函邮寄各地,称将举办拍卖会并留下联络方式。一旦事主与其联系,则以预先缴纳评估费、保证金、场地费等名义,要求受害人将钱转入指定帐户。

 

防范方法:遇到此类事情,请不要轻易相信,首先查询该机构的合法性,经实地考察后,再作决定。

 

 

 

34

兑换积分诈骗

 

犯罪分子拨打电话谎称受害人手机积分可以兑换智能手机,如果受害人同意兑换,对方就以补足差价等理由要求先汇款到指定帐户;或者发短信提醒受害人信用卡积分可以兑换现金等,如果受害人按照提供的网址输入银行卡号、密码等信息后,银行账户的资金即被转走。

 

防范方法:遇到此类事情,做到“四不”:不轻信、不透露个人信息、不转帐汇款、不点击不明链接,并向通信企业、银行等咨询核实。

 

 

 

35

二维码诈骗

 

诈骗分子以降价、奖励为诱饵,要求受害人扫描二维码加入会员,实则附带木马病毒。一旦扫描安装,木马就会盗取银行账号、密码等个人隐私信息,然后实施诈骗。

 

防范方法:不要随便扫描二维码,扫二维码后先辨别网址真假,如果不能辨别,请不要安装,以防被骗。如果发现感染木马,在不使用已感染的手机、电脑操作的前提下,立即更改银行账号密码,并重装系统。

 

 

 

36

微信诈骗-伪装身份诈骗

 

犯罪分子利用微信“附近的人”查看周围朋友情况,伪装成“高富帅”或“白富美”,骗取感情和信任后,随即以资金紧张、家人有难等各种理由骗取钱财。

 

防范方法:遇事要冷静,不要轻易相信他人,涉及金钱的事要谨慎。

 

 

 

37

微信诈骗-代购诈骗

 

犯罪分子在微信圈假冒正规微商,以优惠、打折、海外代购为诱饵,待买家付款后,又以“商品被海关扣下,要加缴关税”等为由要求加付,一旦获取购货款则无法联系。

 

防范方法:网上购物请使用支付宝等安全付款方式。

 

 

 

38

微信诈骗-爱心传递诈骗

 

犯罪分子将虚构的寻人、扶困的帖子以“爱心传递”的方式发布在朋友圈里,引起不少善良网民转发,实则帖内所留联系方式绝大多数为外地号码,打过去不是吸费电话就是通讯诈骗。

 

防范方法:遇到此类事情,请报案并及时向腾讯公司举报,防止他人受骗。

 

 

 

39

微信诈骗-点赞诈骗

 

犯罪分子冒充商家发布“点赞有奖”信息,要求参与者将姓名、电话等个人资料发至微信平台,套取个人信息后,拨打电话声称已中奖,随后以交纳“手续费”、“公证费”、“保证金”等形式实施诈骗。

 

防范方法:遇到此类事情,不轻信、不转帐、不汇款。

 

 

 

40

微信诈骗-利用公众账号诈骗

 

犯罪分子盗取商家公众账号或者使用 “交通违章查询” 等假公众帐号,发布虚假消息,让人信以为真,然后实施诈骗。

 

防范方法:请先通过查询微信认证资料或者查看历史消息辨别公众账号的真实性。如果不能辨别,请不要相信。


 

【来源:警民直通车上海】

 
  版权所有: 同济大学保卫处部 电话:65982404 地址:上海市四平路 1239号 邮编: 200092
本网站由同济大学保卫处维护,建议在 1024*768分辨率下浏览